對於每一個手機使用者來說都知道要想正常通訊手機中必須插入SIM卡,它是我們在手機使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而對於SIM卡真正的含義你又知道多少呢?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(客戶識別模組)的縮寫,是客戶識別的唯一標識。而近年來SIM卡行業也出現了新的發展,無實體的eSIM也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。
eSIM卡的出現或讓傳統SIM成為歷史
算一算就連目前個頭最小的Nano SIM卡從iPhone 5的時代誕生至今也已經快有四個年頭了,而根據如今的科技水準一項將能全面取代實體SIM的可以的出現也是理所當然的,eSIM卡就是其中一項。
而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晶片上,而不是作為獨立體單獨配備。這一做法不但可以讓用戶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、隨時更換運營商不在受到網路制式的限制,還可以省去SIM卡製作的成本,用戶也不必擔心卡芯的損壞等問題。
而近日GSMA(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)更是針對智慧手錶、健身追蹤器和平板電腦發佈了eSIM卡遠端配置規範,雖然該規範目前並不適用手機,但GSM協會 也表示使用手機的eSIM規範將於今年6月發佈,該規範更是得到了全球超過30家運營商、晶片商和設備商的支援,這也預示著未來我們將進入無SIM卡的時代。
對於用戶來說,最關心的肯定是eSIM卡商用後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好處,有什麼優勢,不然自己為什麼要去選擇這項新技術呢?
從最直觀的方面來說,如果使用eSIM卡手機中將可以取消掉傳統的SIM卡槽,而節省出來的空間則可以讓手機進一步變得纖薄;而且不用擔心經常換卡插拔會損 壞SIM卡及卡槽。不但如此,其還帶來了更高的運營商切換自由,用戶無需進行複雜的銷號再入網就可以進行運營商網路的更換,並且在出國後不用面臨高額的漫 遊使用費,只需選擇當地運行商網路即可。
不過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阻力,如果該類eSIM卡商用必將顛覆目前的行業 現狀,影響到某些運營商的營收及用戶數量。但同時還有一些問題,如果手機出現問題,用戶無法快速換到另一部手機上使用,而手機要是丟失,補卡又要怎麼解決,這都是用戶所關心的問題。
相對傳統實體SIM,eSIM卡有著許多明顯的優勢,技術的發展總是在向前的,更好更新的技術取代淘汰之前的事物也再正常不過。就如蘋果此前推出的LTE版 iPad就內置了虛擬的Apple SIM卡,讓使用者可以進行自由的網路選擇,三星Gear S2 Classic 3G智慧手錶同樣支持類似的eSIM卡。相信eSIM卡技術也將成為包括手機、智慧穿戴、物聯網、車聯網等行業的一個共同發展趨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